"重庆举行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 聚焦中埃联合申遗"我国成功发射埃及二号卫星

来源: 搜狐中国
2023-12-06 16:02:40

  最佳回答

1、"重庆举行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 聚焦中埃联合申遗"首届西藏历史文化论坛暨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五月天”假唱?文化市场稽查部门启动调查

3、陕西建设“1237”生态服务体系助力打造西部创投高地

4、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开赛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5、横琴人工智能大赛开幕澳门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

6、探索长效运营路径扎实办好老人“食”事

     中新社重庆11月22日电(梁钦卿 贾楠)2023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22日在重庆召开,来自埃及、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墨西哥、印度等国家的水文遗产专家共45人参会。 2017年在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拍摄的白鹤梁题刻。(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供图)   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白鹤梁题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基于白鹤梁题刻原址保护工程的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类博物馆。古埃及发明的尼罗尺石刻,记载了1300多年尼罗河的洪水信息。白鹤梁题刻与尼罗尺石刻对江河水文要素的监测历史,是人类多样文明中蕴含统一的实物见证,体现了东西方古人对人水关系的思考。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部长助理、亚历山大大学博士雷赫马(Ahmed Rehema音译)在会上介绍了埃及罗达岛的尼罗尺。他表示,尼罗尺石刻与白鹤梁题刻都是水位测量的重要见证,且都被纳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中。事实上,埃及和中国在水下及海上考古学等领域有着共同的研究兴趣,“埃中两国的文明发展中,大江大河发挥了重要影响”。   “海底可以说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然而许多水下遗产未得到有效保护。”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卡斯特利亚诺斯(Carolina Castellanos音译)称,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让许多遗产面临着海洋微生物和藻类侵蚀;同时,随着许多海边的水文遗产发展为旅游目的地,保护情况也受到影响。“中埃两国联合申遗为水文遗产保护提供了新范式。”她说。   “近年来,气候问题是世界舆论关注的热点。白鹤梁题刻和尼罗尺石刻联合申遗,要着眼大河水文记录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这是解决申遗难题的关键。”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表示,尼罗河和长江所处纬度相近,上面的水文记录体现了当时大范围气候变化的情况。如果气候学者能在水文资料方面重建古代世界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规律,两者的功能性联系便能极大加强。   他认为,中埃两国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联合申遗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助力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是双方“一拍即合”的深层逻辑。(完) 【编辑:付子豪】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